宝玉对探春的感情,开始时的确并不深厚:“我又没个亲兄弟亲姊妹。虽然有两个天牛宝配资,你难道不知道是和我隔母的?”不仅不把探春当成“亲姊妹”,而且把她与贾环等同视之——贾环“几次三番”害宝玉,比如把蜡油推到宝玉脸上之类。把探春与他等同,可见宝玉对探春的感情之浅了。
可是,感情深浅,是相对而言的。“我没个亲兄弟亲姊妹”是对黛玉说的,要突出两人都是“独出”,以便引起共情。虽然排在黛玉之后,探春怎么也是宝玉的“姊妹”。以宝玉一向的怜香惜玉,对自己的姊妹怎么可能不上心?怎么会拒绝探春请示的小小帮助?
请宝玉代购事件,是这样的:探春和宝玉三天没见,路上相遇,探春叫了宝玉单独说话,又提起“这几个月我又攒下十来吊钱了,你还拿了去,明儿出门逛去的时候,或是好字画,好轻巧玩意儿,替我带些来。”宝玉回答“没见过个新奇精致东西”。探春解释,她要的是类似“你上回买的那枝儿编的小篮子,整竹子根抠的香盒子,胶泥垛的风炉儿”,宝玉就说这东西简单,“拿五百钱出去给小子们,管拉一车来”。探春不肯用小子们,“小厮们知道什么?你拣那朴而不俗,直而不拙的”,要求宝玉亲自去挑选。
说到这里,你有没有注意到探春下面一句话:“他(赵姨娘)就抱怨起来,说我攒的钱,为什么给你使,倒不给环儿使?”显然,探春托宝玉带东西,自己出资,宝玉挑选,已经不是一次了。这是兄妹之间的小小合作,看在赵姨娘眼里,就是探春把自己的钱给宝玉花——有这样的前车之鉴,宝玉怎么还愿意给探春带东西,白惹一身臊?
那么,探春既然知道赵姨娘的抱怨,为什么还非要让宝玉去代购呢?
再看看这句话:“我就出来往太太跟前去了。”探春看不上赵姨娘的小家子气,解决措施就是“往太太跟前去”,靠拢王夫人,来抵抗赵姨娘。同样的,探春也靠拢宝玉。在这时候的探春眼中,王夫人和宝玉代表着主流、上进、正确的“三观”。
请宝玉代购,固然是探春喜欢那些“朴而不俗,直而不拙的”东西,是深闺小姐平时接触不到的。但贾环也是少爷,也有逛街购物的权力,探春为什么不托他?就是看不上贾环的眼光。反过来说,托宝玉代购,是相信宝玉的眼光与品味,这里有着小小的信赖,是探春交好宝玉的小手段。
宝玉不是不想与探春交好。只是一来,前面说了,有赵姨娘的虎视眈眈和捕风捉影。二来,你看这段谈话发生在什么时候?
昨天宝黛闹了小别扭,宝玉没来得及挽回就被薛蟠骗出去吃酒。晚上回来,黛玉探望,却被晴雯拒之门外,又在门外听到宝玉宝钗笑谈,气得一夜没睡。当然晚上这一节,宝玉这时还不知道,只知道自己来找黛玉时,受到了异常的冷落。
“男女间的事,有时候是假不来的。”(张爱玲《连环套》语)宝玉马上明白:“看起这个光景来,不像是为昨日的事。但只昨日我回来的晚了,又没有见他,再没有冲撞了他的去处了。”不明白黛玉为何生气,“由不得随后追了来”。
就是在追黛玉的时候,“只见宝钗、探春正在那边看舞鹤,见黛玉去了,三个一同站着说话儿。”这时宝玉来了,探春却邀他“你往这里来,我和你说话”,又是托他代购,又说起赵姨娘的抱怨,长篇大论地深谈起来——宝玉心里追着黛玉呢,哪耐烦跟她谈这些?
宝玉不是嫌弃探春这个人。只是在这个时刻天牛宝配资,他真没有心情,跟她谈这些。
加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